【史海探秘】《山海经》(4):轩辕之丘🎧

| 2023/04/08 | 绝地学院, 史海探秘, 泰拉讲座

  • 🌟 阿尔及利亚的金字塔和埃及金字塔有什么不同?
  • 🌟 全球的金字塔各式各样,如何判断哪个才是山海经里面描述的“轩辕之丘”?
  • 🌟山海经里面说轩辕之丘有四蛇环绕是什么意思? 这和撒哈拉沙漠在上古曾是一片绿洲有关吗?
  • 🌟 爱尔兰也有轩辕之丘吗?
  • 🌟 土耳其的轩辕之丘在哪里?
  • 🌟 林肯曾经访问过北美洲的轩辕之丘吗?
  • 🌟 古人修建轩辕之丘的意义何在?

大家好,欢迎大家来到2023年4月8日的”泰拉之爱”冥想讲座
今天的主题是:史海探秘12-破译人神共存的时代-《山海经》4-轩辕之丘
有请主讲人阿晨。

好的谢谢主持人,也谢谢各位小伙伴的再次参与。今天我们要先从一个北非国家的文化遗址的发现说起。

2016年阿尔及利亚文化部长阿兹丁.米霍比在他的脸书上兴奋的宣布:阿尔及利亚在提亚雷特省的费兰达地区发现了“古代金字塔”,本地人把这些建筑叫做“莱达尔”,在阿拉伯语的意思是古代遗迹。很多人不太明白为啥他们的文化部长为了一些看似非常普通的土堆如此兴奋?这位前部长当时在他的脸书的页面上说:“很多人都不知道阿尔及利亚存在金字塔,可是在我们的提亚雷特省有超过13个四个基座和圆顶的金字塔”。米霍比补充说:”最近发现了这些金字塔和位于首都西部的埃及艳后的女儿的陵墓非常的相似”。我们从图片上可以看到,在我们这个幻灯片的右下角,埃及艳后女儿的陵墓是一种圆顶的造型,左边就是让这个文化部长兴奋不已的阿尔及利亚金字塔。

那么阿尔及利亚金字塔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呢?在他们的这个国家的古物研究员萨劳伊的研究声明里面表示,这个阿尔及利亚金字塔和埃及以及墨西哥金字塔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大量的走廊,房间,而且这底座都是方形的,而顶部是类似于清真寺那样的圆头。这个萨劳伊又解释说:”阿尔及利亚金字塔具备独特的地方风格,它以精确的元素布局为基础。因为这个造型的建筑可以吸收宇宙里面不同的银河系恒星以及其他物体发出的能量。“看到这我们不由得佩服这位研究院的研究员,这位专家居然能够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待这些文化遗迹,这非常非常的了不起,因为这在我们的经验里面是非常罕见的。虽然阿尔及利亚上古的族群已经迁移,现在的族群和上古的族群是完全不同的人了,也就是说上古的好多能量技术,好多遗址的作用等等的传承,全部都已经迁移了甚至都已经失传了。这位研究员在他们这块历史悠久的土地上耳闻目染,在对金字塔的理解上显然是走到了世界上很多专家的前面。那么这么奇特的金字塔在《山海经》里面是否也有记载呢?

在《山海经》的《海外西经》里面有这样一段记载:“穷山在其北,不敢西射,畏轩辕之丘。在轩辕国北,其丘方,四蛇相绕“。
这段古文说的是这样一个意思:”穷山在轩辕国的北面,轩辕国东部的邻国不敢朝着西方射箭。因为他们非常敬畏轩辕之丘。而轩辕丘位于轩辕国的北面,这个丘呈方形有四条蛇相互环绕。“当我们联系开篇的故事来看就不由得豁然开朗,原来让阿尔及利亚文化部长欣喜若狂的金字塔,在山海经里面居然被称为“轩辕之丘”。

我们在上一期分析了,穷山就是北非的图卜卡勒峰,而轩辕之丘就是这位阿尔及利亚文化部长谈到的阿尔及利亚金字塔,它的位置正好是位于轩辕国的北面,这正是我们开篇说的”莱达尔”所在之地。这个在图上标注了,大家可以在图上看到它的位置,和《山海经》描述的完全是一致的。这个时候可能有的小伙伴会问了,这个阿尔及利亚的文化部长不是说了吗,阿尔及利亚金字塔有13个,那么我们为什么可以判断图里面的这个就是“轩辕之丘”呢?很简单,我其实在我们的第一期我就说过了,如果大家真的想破译《山海经》,那你必须得和上古的人类一样,得具备判断能量的知识。那么这个所谓的金字塔会有一些什么样的原则呢?首先这个“轩辕之丘”既然是上古懂得能量的族群的祭司选址的,那么他们一定会把轩辕之丘建在能量漩涡点上。同时,在上古的轩辕神族运用能量的地方一定会有很强的白魔法被实施。根据这两个标准去辨认,我们可以很快发现哪个丘是“轩辕之丘”。而很多其它的丘,都是后世的一些王族根据“轩辕之丘”的这个造型,自己做的坟墓。

所以好多其它旁边的所谓的一些相似的丘,我们看起来形状相似,但是它不具备能量也没有在这个能量漩涡点上,所以那些都不是真货。
此外《山海经》说“轩辕之丘”的底座是呈方形的,这个跟我们图上找到的这个丘也是合得上的。《山海经》还有一个很奇特的说法,这个“轩辕之丘”由四条蛇环绕,这是什么意思呢?“蛇”在上古的时候它实际上也可以指“护城河”,而当我们查看现在的卫星图,仍然可以发现,在这个丘四周已经干涸的河道。因为年代久远,以前曾经有水的小河道已经干枯了,在上古的时候它们是有水的。这种保护着围绕着一个城池或者是一个神圣的地点的河道被称为“蛇”。那么“轩辕”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根据内在智慧的指引,我们发现“轩辕”这两个字的“车”字旁都是后世加入的。

那么为什么轩辕国跟“车”是有关系的呢?在中国汉末刘熙《释名》,宋朝的李昉《太平御览》这样说道:”黃帝造车故号‘轩辕氏’。“
其实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在黃帝的祖辈,亚特兰蒂斯的时候就有了。这些传说无疑说明了轩辕国是一个车水马龙的车轮上的国家。我们这个图片上,给大家展示了在中国出土的商到春秋时期的中国古车,以及一些中国古代的壁画。我们不难看得出来,这个轩辕之国好多确实是属于在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的这样一种生活,或者是作战,或者是旅行的这样一种形态。

因为轩辕这个国家是车轮上的国家,后来他们把轩辕这两个字都加上”车”字旁,带上了他们的特征。实际上轩辕到底是什么呢?在最上古的时候,轩辕是没有”车”字旁的,它只有”干袁”这两个字。那么”干”字呢,在古代的时候它相当于一个叉的样子,大家可以在图上看得到,这个是指车辆上的横杆。后来这个杆子被扩展成有高大的意思,所以轩有高大高昂的意思。至于袁字大家看一下,在上古的时候,它是有一个尖头,比较尖的圆形的头的形状,所以这个”袁”字,实际上就是圆锥形金字塔的意思。我们从这些地方以及先前的一些破译可以看到,很多古代的用字,实际上跟字形是有很大的关系,而轩辕这两个字合起来,意思就是高大的圆锥形金字塔。

那么问题来了,轩辕之丘真的就是像阿尔及利亚所声称的,是他们的独特的土著才有的建筑吗?这个我们倒不一定赞同,那咱们现在一起来看一看其他地方的轩辕之丘。

就在轩辕之丘的南面,在撒哈拉沙漠当中有一块非常有名的巨石,现在是位于非洲毛里塔利亚,保留最好的秘密之地,因为知道的人不多。可是好多去看了这块大石头的人,都被其雄伟壮观奇特的能量而感到震撼不已。这块巨大的石头据说是仅次于澳洲的艾尔斯岩,世界第二大的巨石山。当我们感应这里的能量发现,这个巨石的确位于一个能量漩涡上,而且有着很强的轩辕之丘所有的白魔法能量。可是为什么在黄沙漫天、人烟罕至的地方,会有人费那么大的劲来修建金字塔呢?那我们得谈一谈撒哈拉沙漠。

撒哈拉沙漠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气候炎热干燥。然而在1850年,德国年轻的探险家巴尔斯首次在撒哈拉沙漠发现了一些神奇的壁画。大家可以看一下图片上的右边,画中有水牛、犀牛、河马等水生动物,唯独没有他想找的”沙漠之舟”骆驼的岩画。回国后他发表文章说,这说明撒哈拉沙漠在远古时期是草原绿洲地区。后来这个考古学家在撒哈拉沙漠相继发现了好多河流遗址、大量的鱼骨、生物化石、栗树、雪松化石等等。

在1981年,美国航天飞机利用遥感技术,发现了埋在广阔黄沙下面的古老山谷和河床,这些研究都说明,在古代,撒哈拉沙漠地区是一片河网密布、湖泊众多的草原,直到4,000多年前,气候才慢慢改变成为今天的贫瘠之地。我们认为撒哈拉沙漠的沙漠化和地底的某种爬虫族群的大量繁殖有关,这导致后来好多在这里创建了灿烂的古代非洲文明的族群逐渐的消亡,我们认为跟这个地方的环境恶化也有一定的关系。总之,撒哈拉沙漠的沙漠化说明了本阿米拉巨石在上古的时候,应该也和阿尔及利亚的莱达尔一样,也是由四蛇环绕,只是因为环境干旱恶化后,导致河道干涸被黄沙掩埋。

然后我们再来看一下远在欧洲,居然也能找到轩辕之丘。在哪呢?就在爱尔兰。
爱尔兰的轩辕之丘叫做诺斯建筑群,据说是由欧洲的凯尔特人在距今4,000多年前修建的。凯尔特人是近几千年活动在西欧的,有着一些共同的文化和语言特质的,有亲缘关系的民族的统称。根据美国军方蒙陶克秘密项目的学者斯图尔特的研究,凯尔特人实际上是上个人类文明亚特兰蒂斯人的其中一支后裔,这个和我们根据内在智慧获得的信息一致。我们发现了凯尔特人实际上是亚特兰蒂斯10个属国之一,是位于西欧的其中的一个属国的后裔。而这个属国的中心,是位于目前英国和挪威中间的那片海域。大概在一万多年前那片土地下沉之后,他们的后裔就逐渐的搬到了英伦三岛,以及其他欧洲的地区。

说到这,我们如果结合我们在上一集破译的轩辕黄帝(其实也是亚特兰蒂斯在非洲属国的后裔),大家不难发现,实际上修建各种样式的金字塔的人都是亚特兰蒂斯的后裔。亚特兰蒂斯有10个遍布欧美、非洲和亚洲的属国,金字塔也是遍布在他们的文化所在地,而金字塔正是亚特兰蒂斯的文化标志。

然后这个诺斯建筑群,它包括一个大土墩和17个卫星墓,它有两个通道,入口分别位于东西两侧,每个都通向一个单独的十字形墓室。我们可以发现轩辕之丘最早修建目的一定不是用作坟墓,为什么轩辕之丘跟埃及的金字塔都一样,后面都变成好多往生成员的墓地呢?我们认为是跟后面好多相关的学说,包括金字塔的用途和传承的失传是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好多人就直接把它当成了墓地。同样的我们发现诺斯建筑群,它是位于能量漩涡之上,有强烈的白魔法能量,最早也是有蛇环绕。大家从图上还可以看得到,当然它维护的是比较好的,大家再仔细看一下的话还是能够看到,在土墩的四周,确实有一些弯弯曲曲的,一些类似于河道的东西,这个我相信在比较早的时候就是所谓的蛇。

让我们再次欣赏一下在太阳的光辉照耀下,美丽壮观的爱尔兰的诺斯轩辕之丘。右边我们展示了丘的内部通道,入口附近的石头上有螺旋形、菱形、新月形、波浪形等各种的装饰图案。而这些都是古代凯尔特人的特有的艺术标志。

离诺斯的建筑群不远有一个轩辕之丘,是纽格莱奇墓,这个最早也是轩辕之丘,后来被王室成员作为了坟墓,它们被认为大约建造于公元前3,200年左右。凯尔特人认为这些石丘是神的居所,实际上我们根据内在智慧的信息就知道,正是因为后世人认为这样子的地方特别神圣,所以我们往往发现这些轩辕之丘,尤其是一些特别大的,特别神圣的地方,往往后面就变成坟墓之用了。

我们要带大家去中东看一下,看一下土耳其。在土耳其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阿斯兰特佩土丘,这个土丘是修建于6,000-7,000多年前,是亚特兰蒂斯在中东的属国的后代修建。这个土丘是一个30米高的考古遗址,位于幼发拉底河西南12公里处的马拉蒂亚平原,而该遗址最显著和繁荣的时期是在铜石并用的时代晚期,在此期间,宫殿建筑群和王室陵墓群得以兴建。这个地方同样也是位于能量漩涡之上,而且有着非常强烈的白魔法,我们可以由此看到,亚特兰蒂斯后裔不管在哪,修建风格都是非常的一致。

我们再来看远在美国田纳西州的平森丘。这个平森丘是伍德兰期中期美国东南部最大的遗址,这个大概是公元1-500年这个期间由当地的印第安族群修建的,他们其中有些族群也是亚特兰蒂斯后裔。然后这个旁边还有一些小的土丘,组成了一个建筑群,而这个土丘修建的时间距今只有2,000多年。它虽然是修建在能量漩涡之上,但是却没有白魔法的能量,这说明地球到了我们现在越来越坠落,频率越来越低,人类的智慧沉沦,导致亚特兰蒂斯的金字塔能量技术已然失传,所以我们看到美国的好些这种轩辕之丘居然现在都已经没有能量了。我们发现凡是有能量的,能量很强的这种轩辕之丘都是属于上古的距今最少4,000多年前的建筑物了。

如果有朋友们去过美国俄亥俄州的克里夫兰,你或许会发现这个地方蛮奇怪的,因为好多的小学、街道,甚至一些社区居然是以土堆、丘命名的,这是为什么呀?这是因为俄亥俄州尤其在克里夫兰这一块地方,在上古的时候也是亚特兰蒂斯的属国之一,曾经也是轩辕之丘遍布之地。美国的情况大家也都知道,最早是有印第安人在这,那后面一些欧洲的和其他各国的人民来了。那后来的这些人对于这种悠久的文化传承呢是没有感觉的,他们认为这些都是土堆,所以好多人就把这些土堆都给推掉了。直到在19世纪的时候,有一个地质学家叫做查尔斯·惠特西,这个人有点不同寻常,他实际上是毕业于西点军校,后面移居俄亥俄州。在他的这一系列地质考察工作当中,他发现这些土堆,尤其上古的土堆,有非常特别的能量和一些布局,让他非常重视这样的文化遗址。在1861年,他甚至陪伴了当时获选的总统林肯参观了俄亥俄州的上古轩辕之丘,然而很不幸的是,克里夫兰现在的这些居民和在早的居民完全是两回事,他们根本就不懂这些土丘是用来干什么的。本来我们可以在这看到能量非常强的轩辕之丘,可惜这些轩辕之丘,我们从古老的地图上仍然能发现好几个轩辕之丘的据点,可是现在都已经被夷为平地了,看不到了,我们现在只能给大家展示左边的这张照片,是作为城市装饰用的土丘的复制景观。这种沧桑古朴的美感没有了,能量就更不要说,没有能量了。

那么经过历史的沧桑我们再倒回来看,我们被中华民族天天思夜夜念的这个轩辕之丘是在哪?其实并不是在大中华地区,而是远在北非的一块地方,它经历了岁月的沧桑,那么很少现在有人能弄得清楚,这个轩辕之丘真正的意义在哪,到底是来干什么用的。实际上我们根据内在智慧的指引,我们知道轩辕之丘它是专门用来收集宇宙里面的高频能量,导引到这个轩辕之丘它所能够影响的地方。它的作用主要是两个,一个是这样子的丘可以增强人类和内在智慧乃至宇宙的连接,开发并且加强人类的神通开启。由此可见在上上古的时候,人类是否可以和内在智慧连接,是否能够连接宇宙的真实,是否具备神通,这是非常重要的数字,来自于在好多的部落的聚居地的中心一定是一个能量漩涡点。而能量漩涡点上,通常如果这个族群接到祭祀的指引,是需要修建一个轩辕之丘的话,那么这个部落是把神通开启,智慧提升,意识觉醒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好,这一期分享时间也差不多了,那么我们就谈到这,那么下一期,我们会欢迎大家跟我一起来探索昆仑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