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海探秘】《山海经》(1):夏启之谜🎧

| 2023/02/25 | 绝地学院, 史海探秘, 泰拉讲座

  • 🌟 为什么几千年以来,不断有人尝试破解山海经里面的“荒诞神话”?
  • 🌟 为什么说狭隘的家国情怀、丧失内在智慧指引和无法理解地球频率变迁是破译山海经的大忌?
  • 🌟 为什么说山海经显示夏启不是一位中国帝王?
  • 🌟 夏启手里拿的环和殼具备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 🌟 为什么夏启的象征手势有别于后来的帝王?
  • 🌟 山海经提到的夏启之璜到底是什么?为什么我们无法在帝王墓地里面见到这个宝物?

大家好! 欢迎大家来到2023年2月25日的泰拉之爱冥想讲座, 今天的主题是史海探秘12: 破译人神共存的时代——《山海经》(1):夏启之谜。

有请主讲人阿晨。

好, 谢谢主持人。

那么这一期, 我们将开始一个新的系列。在这个系列, 我要跟各位小伙伴们一起来当一次考古学家。我觉得我们的角色一直在变换, 但这正是我们泰拉讲座的精彩之处。

在我们华人文明里面有这么一本奇书。5000多年过去了, 它依然可以震撼你的世界观,甚至激发你的意识的觉醒,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山海经》!

在过去的5000多年,无数的文人史学家试图做出一锤定音的解释, 但是从来没有达成共识。比如说古代历史学家司马迁和刘向,认为它是一本记录上古山川、生灵妖类的地理书; 而清学者纪晓岚和崔述认为它是野史,是小说之最古者;鲁迅先生说它是神话:“中国之神话与传说,今尚无集录为专书者。仅散见于古籍,而《山海经》中特多。”如果我们要用一些关键词来定义《山海经》,那它可能是神话传说、华夏神志、洪荒地理图、巫术祀典吗? 还是本草图典、矿物石谱、甚至是外星奇谈……

当然我觉得我们现在的人,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如果我们脑洞再大一点, 甚至还可以把它说成是上古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或者是《克苏鲁神话》。但如果《山海经》只是一本什么都收录的上古的资料合集的话, 那它的地位充其量就等同于《夜航船》再加上《阅微草堂笔记》而已, 无论如何都称不上是 “古代第一奇书”。即使许多人说它是假的、虚构的, 可是它的事迹还是流存在不同的文明里面, 尤其是华人文明圈子里面, 很多的人都尝试着要来破译这本书。为什么《山海经》吸引那么多人?
因为这本书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 那些读起来荒诞不经, 甚至已经被古代的学者们论证过是神话的记录, 似乎都是真的, 我认为这是《山海经》最厉害的地方。我自己会把《山海经》定义为一本上古的皇家世界人文地理记录! 请注意不是小说, 也不是神话。

那么我们刚才说了,古今中外好多的文人墨客都试图来破译《山海经》,传统的破译方式不外乎说文解字、考古发现、逻辑推理、文化比较等等。而我们的破译方式是不同的,为什么我们这个系列的名字叫破译人神共存的时代 -《山海经》? 这就说明了《山海经》不是存在于一个普普通通的时代,它甚至跟我们现在的这个时代不能相提并论,因为我们现在社会上有神吗? 神只存在于神话当中对吧? 既然有神,也就有妖有怪,所以《山海经》所处的时代,是一个我们现在已经无法想象的时代。你真的得打破陈旧思维,才能够破译的这本书。所以除了传统的方法,我们这个系列的破译方式还包括内在智慧信息。说到这,好多小伙伴可能会问: 什么是内在智慧? 其实人类在上古的时候,都具备能够从我们的灵魂接收来自宇宙源头 – 神圣本源的智慧的能力。可是大家都知道,我们地球本来是一个大的实验场,在这个实验场里面有各种的矩阵争夺权,造成了我们矩阵里面,有很多被人为修改的部分,从而导致好多人无法连接自己的内在智慧, 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 常常体验掉坑和出坑的经历,所以内在智慧信息是非常重要的。所谓连接内在智慧就是,你能够根据自己的灵魂和宇宙神圣本源的连接, 并从中获得信息。 通常是透过我们的一些特殊的能力, 尤其在我们更加的觉醒、突破了矩阵对我们的限制过后,我们拿回了的原力。这些并不是我们创造出来的, 而是在上古的时候, 这一届的人类本来就拥有的能力。

在这打个小广告, 如果有小伙伴想知道怎样才能拿回原力, 怎样才能得到内在智慧的信息, 可以考虑申请绝地学院。我们目前正在招收2023年3月的学生,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报名。

除了传统的方法之外, 内在智慧信息是一个我们的破译方式, 还包括宿命通信息。说到这可能有些人就会问: 什么是宿命通? 实际上宿命通也是我们刚才说的,当我们人类生活在矩阵还没有被恶意修改、地球还比较高频的时候, 好多人都有具备从某一个时空点、 甚至在自己灵魂的转世的某个时间点, 获得一些信息的能力, 这个就叫做宿命通。但正如我跟大家说的, 因为这个矩阵被修改, 因为人类活在太多的无明里面、活在太多的一些虚假学说里面走不出来, 所以好多人已经没有了这种能力。但是如果你足够觉醒, 你还是有能力获得外星文明信息和能量频率信息。 这些大家可能会看到, 会大量出现在我们之后的破译过程当中。

关于我们的破译方式,有一句来自于一代武学宗师-李小龙的话可以送给大家,他说: “Empty your mind, be formless,shapeless like water.” 翻译成中文就是:“你要清空你的思维, 不要有任何的形式, 也不要有任何的限制。”就像水一样。当你能够像水一样的时候,你就可以打破好多陈腐的一些观念,突破好多矩阵给你的一些制约,能够获得真正的来自于宇宙的智慧。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我们如果要破译《山海经》呢,我们的攻略真的有几个。总结一下:当你固步自封于狭隘的家国情怀,当你拒绝走入内在智慧,当你否认地球的频率变迁的时候,你就无法破译《山海经》,而破译《山海经》它是一个自我突破,觉醒和成长的过程。我相信很多小伙伴在听完我们这个系列过后,你的意识会突飞猛进,获得一个非常高的程度。

那么在《山海经》里面呢,有一段海外西经,有一段关于夏启,这个我们国家的历史上,我是指的华人文明的这个历史上,有一位挺有名的帝王,他实际上是大禹的儿子。关于他有一段神秘的记载,这个记载是这样说的:“大乐之野,夏后启于此儛九代,乘两龙,云盖三层,左手操翳,右手操环,佩玉璜。”这段意思很明显,这个夏后启实际上就是夏启,为什么叫夏后启,是因为当时汉朝的史官整理文字的时候,为了避讳皇帝(的名字),所以把夏启的名字写成了夏后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描写夏启的穿着打扮,他作为一代帝王,他的座下有两条龙是作为他的坐骑,上方有三层的云盖,他左手拿着一种叫做翳的东西,右手拿了一个环,并佩戴着名贵的玉璜。所以我们从这个穿着打扮来看,可以看得出这些有象征之物的东西,是表达了这位穿戴者的具备皇权这样子尊贵的身份和地位。

那么什么是翳和环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幅埃及法老像,这个像解开了我们想要的答案,从图中我们很容易看到,这个埃及法老的两只手中各有一物,他有一只手拿了真的是一个环,有一只手拿的是翳,那这个翳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实际上根据内在智慧,这个地方后世翻译有误,其实应该是“壳”,我们现在叫做壳。所以我们从刚才的古埃及法老的这个装备可以看得到,和《山海经》的夏启的记载非常的吻合。所以我们实际上真的从这段文字就可以判断,《山海经》所描述的夏启,其实就是埃及的某一代法老,可是我们还没有解开这样一个谜,就是法老的神器——环和壳,它们的作用到底是什么呢?

那我们来先看一下环,这个环在古埃及它的发音叫Heka,实际上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个Heka,实际上跟汉语的“环”发音是非常相近的。因为这么多年过去了,文明的变迁等等,它可能发音有了一些变异,但是它有一些基本的音实际上是蛮相近的,实际上这个Heka它就是“环”,汉语的“环”。那什么是环呢?实际上“环”指的是放牧人,牧羊人放牧用的一种套牲口的工具,这个叫做环。所以古埃及法老他手里拿了环,实际上是象征着畜牧业。他另外一只手拿的壳又是什么呢?“壳”实际上是跟农业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当法老手里一只手拿着畜牧业,一只手拿着农业的时候,这在上古的时候就代表这个法老,同时掌握着整个国家的畜牧业和农业的大权,说明他的地位至高无上,而且同时他对于他的子民有非常大的责任。

我们刚才说了这个“翳”字,我们根据内在智慧知道,这个“翳”字是当时后世翻译的时候,是错误用字。所以其实我们发现这个“翳”字实际上它的这个原字是“殼”,也就是我们现代中文简体字“壳”的繁写体。我们来看甲骨文中的这个“壳”字,它实际上很形象,它的左上实际上是庄稼的一个形状,左下它实际上是个“口”字,表示打谷场上防止谷粒飞溅的扣罩,然后他右边是一个“殳”字,“殳”字的古代的写法我们看得出来,实际上它是一个敲打的工具,然后下面是一个人手拿着这个工具,是这样一个形状。

所以我们实际上从这个壳字,能看得出来法老手里拿的这个古代音实际上是念Kha,这种Kha是一种在粮食收割后用于脱粒的农具,农民们经常用它来打晒场上的麦穗或者豆英,通过振动将藏在籽床里面的庄稼颗粒分离出来。这个Kha实际上非常的不简单,它不仅仅是一种常见的生产工具,同时也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这个甚至到后面好多农民参军的时候,就用它直接做兵器,所以它在兵器史上还有一定的作为,这个东西主要在农耕史上有着极其崇高的地位和影响。有华人文明的学者考古,他们说这个Kha是起源于上古的时期,比如明朝的罗欣,在《物原·器原》中说:“神农作耞”。这个耞就是Kha,古代发音是Kha。所以当我们来看这个法老的神器Kha的时候,我们发现在古埃及的文字里面它念NeKhaKha,但也有人说他就是念NeKha,那这个就跟它在中国的好多地方的方言是完全一致的,在中国好多方言里面它叫“拉戈”,有些地方后来就演变成“连耞”,连耞可能用途更加的广泛一些。比如说在中国的某些地方,山西省平定县,他们就把这个工具叫做“拉戈”,这个说法在古代文献里也有记载,清朝的三代帝师祁隽藻在《马首农言》中这样说:“打谷耞板,俗名拉戈。”他说这个叫拉戈,实际上就完全跟古埃及的发音几乎是一样。所以我们能看得出来,这个法老,我们说夏启,他实际上是古埃及的一位法老。真的太多的巧合让你不得不认为这是非常有力的一个证明。好我们请主持人再翻到下一页。

那么问题来了,好多心细的同学可能会发现,在这个山海经里面说夏启,他是右手拿环,左手拿Kha(壳);这个殻字在古代是念Kha的音。可是,当我们翻看古埃及的好多法老的画像也好,棺材也好,我们就发现好多法老是反的,他们是左手拿环,右手拿Kha(壳)。为什么他们跟夏启是反的呢?其实这是有原因的,实际上在古埃及上古的好多帝王里面,有一些名气非常大的帝王,比如说冥王奥西里斯,他拿的这个环和殻就完全跟夏启一样,而跟后世的这个手是相反的。所以我们从这个里面实际上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也就说夏启,在山海经里面他简直具备神的地位,但凡是具备神一样的地位的这种古代帝王的话,他才可以右手环,左手殻;而普通的古埃及法老,他就是只能反着拿。说明夏启他至少在山海经里面被推崇到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

这个时候有些人会说,可是古埃及法老没有戴玉的呀,山海经里面说夏启带了玉璜这个又该怎么解释呢?实际上这个很好解释,为什么我们要这样说呢?因为这个璜实际上是一个非常贵重非常稀罕之物。中国古代有两样玉器人们为了得到它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这两样玉器是什么呢?一样就是非常有名的和氏之璧,另外一样就是夏后氏之璜。说到这好多人就问了,为什么夏氏之璜这么宝贵呢?因为按照《周礼》记载,这个玉璜是礼器中的“六器”之一,而我们在中国发现的玉璜,发现它是一种佩戴物,无论何时的玉璜都有供穿戴用的穿孔,而玉璜又是一种求雨的祭器。那么在山海经里面,夏后氏在扮演盛大仪式上佩戴玉璜起舞,那这种璜就不是一般的佩饰,而是具备和天沟通的宗教法器。《淮南子·精神训》里面说:“夫有夏后氏之璜者,匣匮而藏之,宝之至也。”这个是什么意思呢?说这个夏后氏之璜是宝物中的宝物,有了这个璜的话,都要好好的珍藏起来。而《古玉图考》里面说:”周礼六瑞传世者,惟璜最少。“就是说周礼里面界定的六种玉器,璜这个东西后世见的最少。而且古代伐国都是首先会要取人家的重器,就是比如说这个玉器就是其中的一样。尤其是这个夏氏之璜、和氏之璧这些。比如说《春秋传》里面记载的,周朝的鲁公,他分到了这个夏后氏之璜,后面呢,他们这个鲁国各种兵荒马乱的时候,这个璜就不停落到不同人的手里面。而一旦有政权更替的时候,这个璜总是落在比较强势的一方,所以这个璜简直就是珍贵至极。所以我们好多人说你看法老的这个墓室里面就没有璜,大家可想而知这么珍贵的东西,像一个国家那么重要,他哪里可能把它放在墓室里面呢,都是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尤其是在做一些大的仪式的时候是一定要用的。而这个夏氏玉璜为什么这么名贵,是因为它只在传说中出现了,很多人几乎都没看到。

那今天呢,我们这个PPT上确实给大家放了两个,为什么放这两个,因为良渚的玉璜是跟夏后启几乎是在同一个时期的。那好多人就问,良渚不是我们中华的文明吗?古埃及的这个文明不就是从良渚这里延伸出去的吗。说到这我真的得劝大家,一定要把你的大中华情结给收起来。因为好多人他搞不清楚这个良渚是怎么回事,其实良渚它的文明晚于古埃及时期。实际上良渚在上古的时候,它是古埃及在远东的一个据点而已,后面是大禹分封了一些诸侯在那个地方,所以才有了良渚这样一个文化据点。如果我们以后有时间可以再详细的分析这些历史的一些渊源,但不管怎么说,我们现在可以把良渚的玉璜拿来给大家看一看。那个时候因为是同一个时代,所以大家可以大胆观摩到一些夏后启当年戴玉璜的风采。

说到这可能还有一些小伙伴不服气,你就凭山海经里面这个夏启的穿着就把夏朝定在了古埃及,我们不服。那么我们两周后,下期,欢迎大家和我们一起继续追踪破译《山海经》。当太多的巧合都凑到一起的时候,就没有巧合了对吧?好,欢迎大家的收听。